守护乡村根与魂,传承中华文化
市政协委员、海南中学三亚学校教务处副主任 李春花
一、前路照亮 必然选择
《传承与发展》一书从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系统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四个方面,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解读。说理透彻,行文流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可读性。
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文明的连续性特征,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是历史文化的活态记录,也是民众与自然社会互动再创造的具体呈现,更是始终贯穿于昨天、今日和未来的文化根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而与遗产保护息息相关的文化传承扎根乡土、扎根民间。
二、乡村振兴,守根固魂
现今,我国乡村基本上可以依据存续状态划分为几类:一类是全空、部分留守或半空以上,或列入保护名录等待整治修复,或进入开发行列;一类是生产方式基本保留,但没有找到合适的融入当代社会发展的途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少量继续生活在村里,属于等待外力实现转型的状态;还有一类就是已经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成功实现转型。
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文化振兴,而文化振兴的关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因此,我们在讨论乡村可持续发展和传统文化的赓续弘扬时,要关注乡村随处可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认识到,即便有丰富多样的活态存续形式且被不断再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仍是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乡村文化的根魂所在。要探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关键的切入点。显然,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承载体,是乡村文化的主体,所以人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
对于村民而言,文化就是具体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外化,它们在当下多以形式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表达。脱胎于农耕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受到环境变迁和文化主体缺失的致命冲击,许多特色鲜明的文化表现形式正在失去土壤,有形无神。文化的传承失去载体和条件,乡村振兴面临村落“空心化”、地方产业有限、文化认知单薄、振兴路径偏狭等现实困境。可以说,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唇齿相依、关联紧密。如若没有乡村民众的生产生活作为支撑,即使被评为各个级别的名村、列入各种名录,再悠久的历史、再独特的传统,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那些未被挖掘和认知的文化表现形式,可能承载着祖先的经验智慧和价值观念,未能突出其文化本质,发挥它们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三、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找到让农民可以并且愿意留在乡村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发展自己的产业,延续自己的文化,给予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的希望和资源,激发源源不断的生命动力。所以,回到乡村,关注农民,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他们的价值追求,找到农村民众生产生活与当代社会发展的连接点,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重建农民的文化自信,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唤醒乡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向。要透过乡村文化的属性及其存续状态,通过实现再创造修复传统、激活内在生命力,通过合理利用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如果政府不能顺势而为,及时补足乡村在公共交通、道路、住宿、餐饮、城市治理等方面的短板,“网红乡村”效应的生命周期可能会非常短。政府要把线上流量转化为现实红利,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要到位,通过新技术、新管理、新运营的系统建设,不断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参与感及融入感。
三亚要全面精细梳理国土空间乡村振兴规划,因地制宜、差异化布局乡村产业,形成了博后民宿村、白超队南繁村、梅联赶海渔趣村等村级乡村产业品牌。此外,通过平台化模式、组团化推荐等方式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促进村庄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如西岛渔村平台公司成立至今,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指导目标,民宿、交通、餐饮娱乐、布草服务等各产业板块相继落地,并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同时,西岛渔村平台公司的利润收入将有30%作为西岛社区集体经济收入,遵循“村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集体合作路径,以产业发展、市场化运作为发展模式,全面助力西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还有西沙海战、保平等地的红色文化的开发。
我坚信,遵从文化延续发展的自身规律,逐步实现乡村文化的有序、有效传承,把乡村人的生活、产业还给乡村,以此激活乡村文化的内在活力和内部运转,才能真正夯实乡村社会发展基础,促进乡村一城市协调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助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5年海南全面封关运作,将迎来多重红利,意味着海南将走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如何让海南乡村获得流量密码,走向世界?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